欢迎来到济南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官方网站,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 首页 > 红色故事
红色故事

忠勇为党尽 热血洒鲁北——黄骅烈士生平事迹

发布时间: 2022-11-02 14:16:18

1911年农历正月初四,黄骅出生在湖北省阳新县五湖区凤凰乡良上村一个佃农家庭里。父亲黄修玉,是一个忠厚、纯朴的老实农民;母亲吴氏,出身贫苦,温柔和顺。黄骅是家里最小孩子,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全压在父亲黄修玉身上。长期艰辛的劳作致使他积劳成疾,在黄骅不到两岁时就去世了。不久,大哥黄为发又被血吸虫病夺去了生命,母亲吴氏在失去亲人的痛苦和为生活忧愁的压力下,也与世长辞。从此黄骅就依靠嫂子抚养,七八岁时,就去地主家当了放牛娃。

1920年前后,外村的柯汉卿先生(共产党员柯松涛之父)来良上村办学。黄骅扯着嫂子的衣角,哭闹着要到学堂念书。苦怜苦,穷帮穷,左邻右舍,你给几升米,他出几文钱,把黄骅送进了学堂。尽管黄骅刻苦用功,成绩优异,但由于家里实在太穷,只读了二三年书就再也上不起学了,柯汉卿老先生深感惋惜。后来,学堂缺一馔堂(即炊事员,怜贫惜孤的柯先生便把黄骅叫了去。黄骅利用挑水、劈柴、做饭的间隙去旁听学习,晚上看书看到很晚。两年后,柯先生走了,黄骅也被辞退了。

1925年秋,有个江西的木匠吴师傅到良上村来做工。他见多识广,为人厚道,黄骅很喜欢到吴师傅那里去玩耍。吴师傅见黄骅虽然瘦小,但聪明机灵,便问他愿意不愿意学木匠。黄骅一听,十分高兴,满口答应。从此,黄骅离开了偏僻的穷山沟,挑着工具担,跟师傅东奔西跑,走乡串村,干起了木匠活。黄骅在学木匠的过程中,看到的是贪官污吏横行乡里,豪绅地主鱼肉人民,极为愤恨不平。他心想,穷没有根,富没有种,于是立志要解救贫苦大众。

1924年至1925年期间,在南京、武汉等地求学的一批阳新县籍的进步学生,先后加入了共产党。1925年7月,肖楚女与曹壮父等点燃了阳新工农革命运动的火种。1926年8月,首届中共阳新县委诞生。9月底,北伐军第七军攻克阳新城。在阳新县委的积极推动下,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阳新县党部成立。随后,各区都建立了区党部。木石港区党部由柯松涛等负责。从此,我党通过各级党部的合法地位,大力开展工农运动,公开组织农会、工会、妇会、青会、儿童团等革命团体。

15岁的黄骅听到北伐军攻克了阳新城,木石港建立了区党部,领导农民打倒土豪劣绅,没收他们的财产分给贫苦农民的消息时,欢欣鼓舞。他约黄为寿等几个少年赶往木石港,找区党部负责人柯松涛,坚决要求参加革命。柯松涛见了黄骅等人,高兴地说,你们可以把少年儿童串连和发动起来,建立儿童团,开展革命活动。不久,良上村及其周围的桂家林、凤凰山、樟门、上建坪、塘畔、竹林头等村庄联合成立了儿童团,黄骅被选为儿童团长。

黄骅从小经过苦难的磨炼,性格刚直,敢作敢为。自当儿童团长后,肩扛红缨枪,站岗放哨、传送信件、张贴标语、破除封建迷信、动员妇女剪发放足、监视豪绅地主的活动等,他都干得很出色。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工农群众。随之夏斗寅匪部窜入阳新一带清乡,对革命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阳新县委主要负责人罗伟、柯松涛等先后殉难。1928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派特派员吴致民到阳新大冶一带开辟工作,并重建了阳新县委。阳新县委在中庄铺召开了会议,决定迅速恢复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成立农民赤卫队和组织游击队,积极开展反清乡的武装斗争。黄骅很快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同时秘密参加了赤卫队。

在“打倒土豪劣绅!”“实行耕者有其田!”等口号鼓舞下,农民运动又逐渐高涨起来,风凰乡赤卫分队在区委的直接领导下,镇压了北冲村的大土豪柯享仁,由于黄骅革命立场坚定,工作积极负责,能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1929年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8月李灿、何长工奉彭德怀之令,率红五军第五纵队由井网山挺进鄂东南。1930年5月,彭德怀亲率第四纵队来到鄂东南的阳新、大冶、通山等地与第五纵队会合。革命的红旗插遍了村村寨寨,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相继成立。“参加红军去!”这是千百万劳苦大众的心声,也是黄骅盼望已久的意愿。他光着脚板跑到木石港,坚决要求参加红军。被批准后,他欣喜若狂。从此以后,黄骅便开始了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活。在那漫长而又艰苦的岁月里,黄骅出生入死, 不怕牺牲,英勇颃强地战斗着。

经过战斗的锻炼和长征的考验,黄骅显示了他克敌制胜的指挥才能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逐步成长为优秀的指挥员。他历任司号员、通信员、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1935年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黄骅到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对后留在红大工作,任干部团(二团)政委。1937年9月,根据洛川会议决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黄骅从红大调到山西,任晋西南游击支队长。1938年8月,黄骅调任晋西南边区党委军事部长,同时兼任一一五师晋西支队(又称决死队)副支队长。1940年4月,黄骅到鲁西,任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任三分区司令员。1941年7月,黄骅又调到冀鲁边军区任副司令员。

黄骅指挥作战灵活果断,既稳又狠。1939年8月,靠近冀鲁豫边区的国民党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根据蒋介石的密令,配合日伪进攻八路军。陈士渠、黄骅率领决死队,在兄弟部队与地方抗日武装协同作战,打败了敌人的进攻。1939年底,内战危机更加明显。12月初,当黄骅得到了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秋林的反共言论及其阴谋活动的情报后,明确指出:“这是突然事变的前奏。”急令部队做好战斗动员,准备马上打大仗。果然第二天仗就打起来了。由于我方早有准备,在黄骅指挥下,敌人的疯狂进攻很快就被粉碎了。

1941年4月,黄骅到冀鲁边区去工作时只带了一个连队,途中多次与敌人交战。有一天。队伍从茶叶口刚出发。就被敌人发觉。在敌数倍于我的情况下,黄骅指挥部队边打边撤,退进了深山密林,跟敌人周旋了起来。结果,,敌人再也找不到我军行踪。第二天,队伍继续行进,走了约半里路,又与敌人遭遇,我军被敌人冲散。黄骅临危不惧,顽强地同敌人搏斗了五天,摆脱了敌人的追赶。最后,他还是收拢了队伍,按预定计划到达了目的地。

黄骅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哪里危险,他就到哪里指挥作战。1942年秋,黄骅率部在宁津张大庄宿营,被敌人包围。在突围战斗中,他命令警卫连的机枪掩护部队出击。正在战斗的紧急时刻,机枪突然出了故障。情况万分危机,黄骅不顾个人安危、纵身跳入“抗日沟”,随手拔出二十响的匣子枪向敌射击,同时大声命令:“机枪快撤,我掩护!”在黄骅的指挥下,部队终于突出重围,安全转移。

1943年1月,部队连续作战后,非常疲劳,准备在庆云县的严家庄休整一下,让大家好好过个春节,不料被汉奸告密。第二天拂晓,我军被敌人九路包围,情况十分危急。黄骅镇定自若,沉着地指挥部队突围。他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令一个骑兵排向村西北方向突击,把敌人的火力吸引过去。他则亲自率大部队向村东北方向突围。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杀开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

黄骅不仅是智勇双全的指挥员,而且还是一个善于做敌伪工作的能手。黄骅在山西工作时,除了组织和领导敌后抗日游击队,打击日本侵略者外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做阎锡山旧军的争取工作,使他们成为抗日的新军。他采取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上层工作与下层工作相结合、争取整体与争取局部相结合的方法,动以民族大义之情、晓以爱国一家之理,耐心教育和启发旧军士兵的觉悟。黄骅在冀鲁边军区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争取了两个汉奸部队,约六、七百人。

渤海湾有个海盗名叫陈志芳,黄驿为了争取他参加抗日,只身入虎穴。临行前,战友们再三劝他带两个警卫员,以防不测,但黄骅拒绝了,毅然乘船前往海岛会见陈志芳。黄骅以诚相见,申明大义。陈志芳见八路军的司令员为抗日大业置生死于不顾,只身来孤岛会谈,深受感动,诚恳的表示:黄司令员真诚欢迎我们参加抗日,深感敬佩。我陈某一定跟黄司令携起手来,同救中华,抗战到底。后来,陈志芳部被编入我八路军教导六旅,为抗日救国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黄骅身体不好,体弱多病,按规定可以吃“保健饭”。但他和大家同甘共苦,从来不吃“保健饭”。黄骅经常教育干部战士:“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老百姓,要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黄骅穿着极为朴素,和战士一模一样。1937年2月,黄骅在陕北同顾兰青结婚时,也没换一件新衣服,并经常叮嘱爱人:“要朴素,不要与别人比吃穿,要比学习好、工作好。”

黄骅的学习精神是十分可贵的。文化知识、政治理论、军事知识、自然科学等。只要对革命工作有用。他都如饥似渴地学习。不管是在跋山涉水的行军途中。还是激战过后的间隙;无论是在解放区,还是在敌占区;春夏秋冬,年复一年,从不间断。他有一个白铁皮的小箱,里面装满了各种书籍。由于他刻苦学习,所以文化程度、政治水平、军事素质、思想修养都提高得很快。呈送上级的请示报告,战斗经验总结、部队教育讲话,都是他自己动手写的,从不请人代劳。黄骅对干部、战士的学习同样抓得很紧。他刚到冀鲁边军区,就发现司令部的文化学习不如政治部抓得好。为此,他专门召开会议,给大家讲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干部要带头学好。黄骅身体力行,带头执行机关制定的每天学习两小时的制度,司令部很快掀起一个文化政治学习的热潮。这对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部队战斗素养都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黄骅任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后,以高昂的革命热情领导着冀鲁边军民的抗日救国运动,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时,混入革命队伍,窃据着翼鲁边军区司令员职位的邢仁甫加紧活动,策划和操纵着一场谋杀我革命干部,准备投敌叛变的罪恶阴谋。

对邢的这一罪恶阴谋,我山东军区已经察觉,并千方百计派人到各分区赶送信息。但正遇日寇向我冀鲁边区进行“扫荡”,所以信息未能及时送到。当时冀鲁边军区的黄骅、陆成道等主要领导人,见邢仁甫行动诡密可疑,也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如:党的核心机密不给他看,重要的军事会议不通知他参加等。

1943年6月29日,黄骅率领部队在新青县的大、中、小赵村一带开展抗目活动。30日,天空阴暗,细雨蒙蒙,黄骅一早就起床,饭也没顾得吃,就从小赵村赶往大赵村参加重要军事会议,会议紧张地开了一天,晚饭后还在继续进行,天还没有黑下来,谋杀黄骅的凶手冯冠魁带了几个匪徒,骗过警卫,窜进会场,杀害了黄骅。与黄骅同时遇难的还有冀鲁边军区参谋处长陆成道等数人。

为了永远纪念黄骅的功绩,同年8月,山东军区决定将新青县改名为“黄骅县”。1952年4月,黄骅烈士的遗骸由黄骅县迁至济南市英雄山烈土陵园重新安葬。

黄骅一生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阶级感情和工作作风。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谦虚谨慎,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赤胆忠心干革命。他那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高大形象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的光辉业绩千秋不朽!

s_de493a5dc8244adebb42b4d75a63d98a.jpg

s_3666183f3b3f4845ba97a0918e35fd9f.jpg